遼河工程技術分公司鄭達理:“鉆牛角”的“土專家”
從事修井11年,遼河工程技術分公司興隆臺作業(yè)三大隊工程主管鄭達理收獲了很多榮譽,同時也掙得了兩個名號——“土專家”和“鉆牛角”。
他笑著說:“修井就是要鉆,鉆才能干好;只要能解決問題,土專家也是專家。”
2009年,24歲的鄭達理從重慶科技學院畢業(yè),來到了陌生的他鄉(xiāng)——遼河油田,開始了“修井人生”。
他工作的第一站是奈曼,從工人做起。在奈曼的兩年中,他創(chuàng)下了連續(xù)31天在井的記錄,那是他的修井初體驗,更為他日后成為修井“專家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鄭達理一直扎根在一線,對帶壓作業(yè)、小修作業(yè)和大修作業(yè)都了如指掌。
2014年,他調(diào)到大修工程組,一年中累積上井300天。他堅持施工現(xiàn)場就是辦公室,經(jīng)常駐井處理復雜井況。建口井檔案、寫工作紀實、繪工具草圖是他每天雷打不動的“三部曲”。6年來,他建立了6類45口復雜疑難井檔案。
11年來,他參與實施各類措施井1000余口,總結各類施工井500余口,繪制工具草圖200余件,記錄筆記17萬字?!短岣吖F打撈成功率》《簡易正反沖砂裝置研制》等成果獲油田公司QC成果二等獎。
11年來,他鄉(xiāng)早已成為故鄉(xiāng)。
2020年,鄭達理所在隊伍的修井技術又上了一個新臺階:他帶領大家成功修復了油管鉆桿重合的興古7-5-28井,打撈出雙24-更36井重合套管及定點倒扣裝置。
他對泥漿技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對水平井治理也有了新的構想。
如何縮小與淺層鉆井差距,減少工程質(zhì)量事故?如何形成一套完成的工藝操作規(guī)程,讓每一項技術有標準可依……這些又成為這個“土專家”今年要攻克的難關!
(信息來源:“掌上遼河”手機APP 文:徐明慧 王殿榕)